信息来源: 台州改革 | 发布时间: 2021-09-17 16: 35 | 浏览次数: |
“目前,咱们台州共有5个未来社区接入‘浙里办’数字社会专区——我的家园。接下来,怎么抓紧开发上线更多‘邻系列’,丰富这块专栏,将其推广出去,如何融入市民的生活?”……
走进朱敏琪办公室,她正与同事们商量着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只见她一边快速敲打着键盘,记录大家的新想法,一边一页页翻看着手中的资料,工作起来严肃认真,一气呵成。
做好数改“摸底考”
2月18日,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召开之后,市发改委社会发展处接到了一项繁重任务:牵头统筹数字社会系统建设工作。面对这一片攻坚克难的“无人区”,朱敏琪带领市发改委委内数字社会专班成员迎难而上。
群众当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由哪些部门或县市区先着手?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做最实效的事?……这些问题,她总是反复思考。前期工作,朱敏琪带领专班成员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解群众的需求以及各部门数字化改革基础上面。
“摸清底数,才能精准施策,打通壁垒,才能让百姓少跑一趟。”朝着这一目标,朱敏琪积极与省里对接,了解省里最新需求与方向;多次组织召开部门、县(市、区)数字社会专题会;化身为对外联络员,经常奔波在各单位、部门之间,了解政策、资金支持,沟通技术、项目合作;与同事们做好 “一本账”清单开发目录,理清群众需求,避免重复建设。经过前期的探底与摸索,最终梳理出670项需求清单。围绕高频共性需求, 一个个多跨场景应运而生。
以百姓、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需求为导向,找准“大场景”里的“小切口”,加快数字社会门户治理端和服务端建设。
以数改做好惠民文章
“而这远远不够。” 朱敏琪说,接手这份工作,更多的压力来自于,“数字社会”是一件关乎民生的事,你我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的工作成效人人都有切身体会。“就怕自己做不好,考虑不周到,老百姓感受不到真正的便民、惠民。”
如何让老百姓用起来,这是朱敏琪一直思考的问题。打开“浙里办”APP,“数字社会”专栏映入眼帘,截至目前,我市“浙里办”数字社会专区累计上架应用40余个。如果说平台是数字社会建设的坚实底座,那么一个个上架到“浙里办”APP的应用,则让群众关注的民生大小事实现了落地。。
6月11日,浙江省首例“浙皖出生一件事跨省通办”在温岭成功办理,成功解决流动人口异地办理新生儿入户、医保参保、社保参保缴费等事项存在办理周期长、材料多、费用高及跨省数据信息不联通、未共享等问题,实现浙里民生“关键小事”的智能速办。而这对于台州这一个人口流入大市来说,非常重要。这一场景,正是台州找准符合地方特色,开展数字社会建设的一个缩影。
根据省数字社会系统应用监测报告,截至目前,我市上架数量与杭州并列全省第三;11个设区市日均访问绝对量与宁波并列第一,每万人日均访问量前30名的应用与宁波、丽水并列第一。实用、好用、管用,成了台州数改的一个重要标签。
“数字化改革并不是在做‘样子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才是检验改革成果的重要标尺。百姓所急所需,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动力与方向。”朱敏琪说,在数改道路上,会一直保持初心,让“数字社会”更有温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