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6时30分,一位家住临海市区的全科医生就会准时出门,驱车1个小时赶到小芝镇中心卫生院开始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她就是小芝镇中心卫生院医务科科长黄晓玲。
患者心里的“家人”
1999年,黄晓玲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小芝镇中心卫生院,一干就是20多年。
这20多年里,她始终牢记自己学医的初心:“一名医生,道德是最重要的,一颗真心实意为病人着想的心就是一剂良药。我只希望自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在临床工作中,黄晓玲碰到过许许多多的病人。他们有些独自在家无人照料,有些工作忙碌无暇顾及身体,有些对于基本医疗知识没有初步的了解……黄晓玲暗下决心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用心帮助每一位病人。
病人何大伯骨折后一直卧床休养,他老伴有点不好意思地跟黄晓玲说:“黄医生啊,我白天黑夜照顾老头的生活起居都没问题,但换药我可不会,儿女们都在外地,你能上门服务一下吗?”看着老人殷切的神情,黄晓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记下老人的联系电话,约好中午下班时间上门服务。之后,黄晓玲就经常带着换药所需物品和消毒物品为何大伯处理伤口、换药,等到何大伯伤口痊愈又为其拆线。看到老人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她反复叮嘱日常照料的注意事项,还留下自己的私人电话,方便第一时间联系解答。贴心的服务,老人看在眼里,暖在心头。每次换药结束,老人都会拉着黄晓玲的手,感激地说:“谢谢你啊,黄医生,多亏了有你,不然我们老两口就只有干着急了。”
像这样的上门照料,黄晓玲碰到过上百次,除了换药,还有拆线、导尿等工作。她总想着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大家都有不容易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就这样,她成了患者心目中的家人——“黄医生”。
同事眼中的“大姐”
除了日常对病人的照料,黄晓玲还一直不忘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她不断丰富临床经验,及时应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遇到不懂的问题勇于向同事请教;工作之余,她阅读了大量的医学杂志及书刊,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7月初,2022年度全镇农医保体检工作全面铺开。当时卫生院业务繁忙派不出人手,黄晓玲了解情况后,自告奋勇,利用自己值班休息的时间,默默地协助开展农医保体检,让其他同事得到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同科室的年轻医生小金,孩子年幼,如果加班,就无暇照顾孩子,黄晓玲就经常自告奋勇帮她加班。对此,小金感激地说:“黄医生真是个热心的大姐。”
不管是业务能力和为人处事,黄晓玲都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黄大姐”。
村民口中的“小黄”
从医以来,不管是在节假日的凌晨诊室,还是在疫情期间的发热诊室;不管是在高速路口的寒风中,还是在下村体检宣传中……黄晓玲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她时常走进各村,结合工作中接触到的经典病例,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义务讲解各种常见疾病的家庭用药、预防和保健。村民们高兴地说:“小黄医生主讲的健康知识讲座生动形象,有针对性,我们都感觉受益很大,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健康讲堂进社区活动。”看到大家对此类活动的极度认可和对她精心讲课的赞赏,黄晓玲开心地笑了。
说到家人,黄晓玲心中总是充满了愧疚。她没有那么多时间来陪伴家人,也总是缺席儿子的成长。但是,黄晓玲却说:“我相信儿子也会为我骄傲的,因为她妈妈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人。”
黄晓玲说,她从来不后悔选择学医,不后悔选择这样忙忙碌碌的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保持对临床工作的热爱,怀揣着服务病人的态度,争做人民群众生命的守护者、患者的贴心人。